#热问计划#2025年6月27日,伊朗社交媒体上炸了锅。
起因很简单:有消息传出,伊朗即将采购40架中国的歼-10CE战斗机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一部分人当然是拍手称快,可评论区真正火起来的,是另一种声音——“40架?不够!”、“我们不是要飞机,是要整套中械军。”
一时间,“歼-10不够用”“红旗-19能不能打F-35”“伊朗要不要学巴铁”这些话题刷爆了伊朗的军事论坛和推特。不夸张地说,这次舆论的激烈程度,已经远远超过了“买飞机”这件事本身。
这不是飞机的错,是伊朗人知道自己撑不住了
说实话,歼-10CE性能完全不差。机动性强,雷达先进,还有我国的北斗系统加持,放在国际军售市场,它是名副其实的“明星战机”。但问题是,伊朗人现在最缺的,不是“明星”,而是“生存”。
你想啊,以色列F-35I“阿迪尔”一边隐身突防,一边精准打击,伊朗这边雷达看不到、导弹打不到,预警机还没起飞就被干扰压制。2025年3月,以色列空军就用F-35I对德黑兰以西的一处通信枢纽实施打击,事后伊朗雷达甚至没完整记录下对手的航迹。这不是技术问题,这是体系崩了。
更别提那批“老古董”了。伊朗空军现在的主力,基本还是F-4、F-5、幻影F1这些冷战遗产,最多还有几架F-14“雄猫”撑场面,零件靠拆机,维护靠奇迹。你说拿这玩意儿去拦F-35,打仗还没开始,士气先崩一半。
所以,当“40架歼-10CE”这个消息一出来,有人激动,也有人冷静得很快。他们问得很直接:“就算来了,能改变什么?我们还是没有预警机、没有数据链、没有红旗-19。”
那一刻,大家都明白了,问题的重点根本不在飞机,而在体系。
苏-35的“鸽子”,让伊朗人彻底死了心
其实,伊朗原本不是没想过换装备。2022年,他们就和俄罗斯谈妥了苏-35的采购,按理说2023年就该交付。但到了2025年6月,飞机还没来。一架都没有。
说难听点,俄罗斯忙着打仗,哪还有空管伊朗?就这还要伊朗在国际上一路替他们说话、扛压力、熬制裁,结果最后连架飞机都没捞着。你要是伊朗人,心里能不憋屈?
所以这回转向中国,真不是一时冲动,而是被逼到没路可走了。与其再指望俄罗斯交货,不如看看中国有没有“打包方案”,能不能像帮巴铁那样,来一套完整的空防体系。
这时候,“中械军”这三个字,就成了伊朗网友嘴里的关键词。
“不是说歼-10不行,是我们现在根本没法打”
伊朗网友这次的讨论,明显比以前更深入了。他们不再只是争论哪款战斗机强,而是开始说“体系”——空警-500、红旗-19、歼-35,还有最关键的:数据链、预警网、反隐身雷达。
不是说歼-10不行,而是你得有“配套”。就像你有了好车,还得有油、有导航、有保养、有前后协同。现在伊朗空军的状态,就是发动机不错,但没油、没路、没轮胎,真要跑起来,分分钟趴窝。
你再看巴基斯坦。他们是怎么做的?不是只买飞机,而是整套配下来:歼-10CE、红旗-9、空警-200,还有一整套体系融合培训和战术支持。2024年底那次演习,巴方用完整中式体系模拟对抗一支F-16编队,结果是对方连巴方领空都没进来就被迫转向。这才是“体系”的力量。
伊朗人也想要这个。他们不是想买个“高配战斗机模型”,而是想要一整套能打仗、不掉链子的作战网络。这才是他们喊出“我们要中械军”的真正含义。
中方能不能接这个活?其实比想象中现实得多
这事其实不算遥远。我国军工早就不止是“卖装备”了,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出口项目变成了“能力交付”。
据《环球时报》2024年报道,我国军贸从“产品输出”逐渐转型为“体系共建”,也就是说,不只是卖你飞机,还包括指挥系统、培训、维修、配套基础设施建议等等。像巴基斯坦、阿尔及利亚,就都是“打包交付”的典型案例。
伊朗现在的局面,恰好是我们这种体系化输出的“刚需场景”。比如,可以先从空警-200这种中型预警机入手,快速搭建一个初级感知网络;再铺设远程雷达、红旗-9B之类的区域防空系统;然后慢慢过渡到红旗-19、空警-500、甚至歼-35那样的高端平台。
最难的部分,是系统融合。伊朗原本用的是俄式架构,操作逻辑、数据语言、频段标准都不一样。但这个问题,我国军工早在巴基斯坦那边就积累了经验。从雷达适配到飞控软件,从指挥接口到战术协同,都有成熟方案可套。
讲真,伊朗不是想当“客户”,而是想当“合作者”。他们希望我们帮他们建一个能打的、能抗的、能自主维护的体系。这个诉求,其实我们也不陌生。
说到底,这不是讲面子,是拼命
现在的问题不在于“中方愿不愿意”,而在于“时间还够不够”。
以色列的空袭节奏越来越快,美军的支持越来越深。如果伊朗还在原地等,哪怕40架歼-10真的来了,也可能只是“摆设”,根本来不及形成真正的战斗力。
反过来说,如果中方能在2025年内推动一部分体系建设落地,比如先搞个雷达网络、部署几套红旗-9B、再让预警机飞起来,哪怕没百分百体系,也能把“看见敌人、提前响应”的能力补上点。只要能提前10分钟发现F-35,局面就完全不一样。
这不是“讲装备”,这是“拼命”。
伊朗人现在是真的怕了。他们不是在谈什么“战略平衡”,他们就是想活下来。他们知道,下一次战争可能随时来。而他们现在,撑不住。
不是歼-10不够,是他们等不起了
所以啊,别再问“40架歼-10够不够”了。这问题根本就问错了方向。
伊朗人想说的是:“我们不是买飞机,我们是买生存。”他们把希望押在我们身上,不是为了炫耀军力,也不是为了凑数,而是因为他们真的没别的选择了。
而咱们,到底能不能接住这颗沉甸甸的信任球?这事,或许很快就会见分晓。
别忘了,下一次突袭,可能就在几个月之后了。
华泰优配-十大配资平台排名-股票配资查询网-正规实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